
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陈全钢在送信途中暴露。越军对他穷追猛赶,他走投无路,抱着枪从光溜溜的石陡坡滚了下去……
在815号高地上,五连一排正在坚守,可一阵密集炮火后,五连大部队无法通过通讯系统联系到一排,连长非常着急,决定派人去高地送信,便询问道:“谁去?”
“我去!”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从人群传出,众人一看,说话的正是刚入伍不久的陈全钢。连长皱起眉头,其实,这封信先前已经送过一次了,两个老通讯员出去没多久,一个牺牲,一个侥幸跑了回来。
“全钢,不是我不信任你,你是新兵,执行如此危险的任务实在不合适……”连长面露担忧地说。
“连长你放心,我从小在边境长大,对地形很熟悉。再说,当兵打仗哪有怕死这一说?”陈全钢坚定地说。
听到这些,连长没有理由拒绝陈全钢了。为确保万无一失,连长找来老兵陈聪与陈全钢一起送信,并嘱咐道:“老陈、小陈,这项任务交给你们,注意安全,务必保证信要送到。”
踏着黎明曙光,陈全钢与陈聪出发了。两人清楚接下来要面对什么,也明白了之前送信的两个通讯员遭遇不测原因,这一路到处是越军的地雷和埋伏的士兵,陈全钢与陈聪的每一步都很艰难。
“全钢,这样不行,我知道一条路,那里越军能少一些。”陈聪对陈全钢说。随后,两人踮着脚,穿过丛林来到了一条石子路上,两人循着石子路走了好一段时间,终于到达815号高地脚下。
陈全钢找了一处掩体对陈聪说:“老陈,先到掩体后面看看情况吧。”隐蔽之后,两人向高地看去,竟看到一些越军在高地上走动。
陈全钢心里一沉:“难道815高地已被越军占领?”陈聪也紧张起来,两人商量一番,决定去高地看个究竟。
摸上高地后,现实情况果然印证了陈全钢心中所想,高地上遗体不多,五连一排已经转移阵地,高地上全是越军!
“老陈,看来信送不成了,现在有个更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我们被包围了。”陈全钢说道。
“不要慌,战斗避免不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保证‘全身而退’。”陈聪冷静地分析道。
两人见周围尽是一人高的荒草,心里有了主意,陈聪说道:“全钢,我们兵分两路,我去前方阻击敌人,你用荒草做掩护‘声东击西’。”
说罢,陈聪一头扎进荒草中不见踪影了。陈全钢到达指定位置,拿出几颗手榴弹捆成一捆,拉开引线扔了出去。“轰”一声爆炸响,引起了部分越军注意,纷纷向声响方向跑了过去。
陈聪在越军后面开枪,越军又向后面跑去……两人一来一回,竟打死了不少越军。越军长官恼羞成怒,下令全力“围剿”解放军。
在越军猛烈炮火下,陈全钢一边开枪,一边后退。一段时间后,陈全钢发现他与陈聪被打散了,可即便如此,面对身后紧追不舍的越军,陈全钢也不敢停下脚步,只得奋力向山下跑去。
陈全钢没劲了,越军还在穷追猛赶,眼见就要追上,陈全钢心一横,抱着枪从石陡坡滚了下去……
没想到这一滚,陈全钢竟滚到了一个石缝中,这个石缝恰到好处,既能隐蔽,又能看清远处的越军。
“咦?人呢?”赶上来的几个越军面面相觑,其中一个越军走到石陡坡看了看说道:“那个解放军如果从这里跳下去,不死也残,我们还是走吧,马上就天黑了。”
几个越军转身之际,陈全钢从石缝中伸出枪管,“砰!砰!”几枪干掉了他们。陈全钢心中暗道:
“小样,你们以为我听不懂越南话吗!别忘了我可是在边境长大的!”
枪响引起了附近巡逻越军的注意,陈全钢等他们靠前,又连开数枪击毙了他们……在石缝中,陈全钢凭着非凡的胆识和沉着冷静的强大心理素质共击毙了十一名越军。
入夜,万籁俱寂,陈全钢从石缝中悄悄爬出,凭着月光继续踏上寻找部队的路途。拂晓,陈全钢走到前一天与连长告别的地方,但这里已经空无一人。
“看来部队已经转移了。”陈全钢想道,接着他开始寻找连长留下的标志——这是全连的规定,只要还有未归队的战士,就会在附近的树上刻上转移的方向。
果然,陈全钢在附近两棵树上看到了标志。顺着标志,陈全钢看到了远处拇指山阵地,见到了正在寻找自己的战友们。此时陈全钢两天两夜没吃东西,已是筋疲力尽了……
“全钢,你可回来了!”连长激动地抱着陈全钢说,“我们都以为你牺牲了!”后来,连长听说陈全钢的战绩,表示要为其请功。
可是,当陈全钢的英雄事迹通过《人民日报》报道出来时,这位“孤胆英雄”已在一次战役中不幸牺牲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中央军委追授陈全钢“战斗英雄”称号。
